作者:東臺傳播製作人 袁瑗
我很喜歡「土壤」,它之於我,是一篇有韻味的散文。
可能是從小跟著父親在家中的院子裡種花,院子裡的花草樹木陪我和家人共度了一個美好的童年時光,這是我對土壤的第一印象,充滿溫馨。
後來,讀了聖經,聖經裡面最撼動我的一句話,就是「溫柔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」地土就是土地,指的就是「上帝的賞賜」,帶有應許與祝福的味道。所以,土壤給我的感覺又多了一層精神上的意義。這是我對土壤的第二印象。
直到興大申教授2014年找到東臺,跟我談他打算拍攝有關土壤的科普影片,這使我對土壤的印象大大改觀,對土壤的感覺一下子從天堂掉到地面上!因為我必須開始要用左腦有意識的看待土壤了,開始要追究它的生老病死了,不是在回憶中,不是在恩賜中,而是扎扎實實要把土壤放進我的理性工作當中,要跟隨科學家們進行一連串的勘驗、調查、深入土壤的特性、了解土壤的脾氣,好叫土壤繼續成為人類的最佳盟友…..,然後我的任務是把它們變成有聲音有畫面的故事,讓所有人都知曉。
【土壤的身世】成為我對土壤的第三印象,這印象之深之重,使我對土壤不再有任何遐想,卻產生了情感,想要保護的情感!我後來才知道,土壤的生命可以很長久,只要你懂得與它相處,它可以千萬年不敗,然而卻可以因為你的疏忽或破壞而逐漸失去光彩,甚至一夕之間慘死,永無翻身之地。
於是,我陷入了,幫著科學家們期待地球上的人們對土壤做到「聽」、「說」、「淨」、「親」、「夢」、「診」、「愛」、「護」,更強烈一點,我把自己當成了土壤,然後發出了心底的聲音:
『我,是土壤,億萬年前誕生,演變出了千姿百態又孕育了萬千生命。我肩負重任,替大地緩衝劇烈的變化,又幫助水濾清、淨化,也幫助作物固定生長….. 別在我身上做不當的耕犁,請好好善待我,多多了解我酸性和鹼性的特質,定期幫我做健康檢查,保護我免受汙染的侵襲,讓我繼續成為人類乃至萬物的盟友,世世代代享受健康的生活…….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